高二專案旅行第一天筆記與心得

專案旅行前導介紹

專案旅行是無界塾高二學生自行安排的活動,與各自的專案相關,為期五天四夜。前三天的行程由學生完全規劃,可以選擇製作與專案相關的活動,並與組員協調活動內容或景點,也可以安排適當的休閒娛樂活動,但整體以專案製作為主軸。

第四、五天的行程則由老師安排一部分活動,帶我們前往台東的新武部落,與當地小學生交流。我們將介紹學校,並由學生設計活動讓小朋友們參與。此外,第四天晚上到第五天,我們會在新武部落過夜,這是專案旅行的重點之一,讓大家有一晚共同住宿的經驗。

至於由學生規劃的前三天(週一至週三),每組會自行訂住宿地點,各組將住在不同的飯店,小組指導老師會隨組同行並同住。

第一天行程

專案旅行啟程日!

查看我們的專案旅行第一天行程與景點!

2024/10/28 | 週一

上午7:40

在台北車站吃著全家的小漢堡

上午8:10

全員集合在台北車站東三門發放車票

上午8:40

搭乘自強號3000從台北車站啟程

上午11:40

在自強號3000上吃便當

下午1:30

自強號3000到達台東
在台東車站搭乘計程車去旅館存行李

下午2:40

進入台東東東市欣賞文創商品與在地文化

下午3:50

到達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欣賞台東藝術展品與雕塑

下午4:20

跟何凡去偷偷買到地黑輪來吃!

下午未知時間

到達海濱公園做明天日出拍攝採點與夕陽拍攝

下午6:10

到達台東鐵花村拍攝燈籠與原住民文化文創商品

下午7:10

吃晚餐時間

下午7:50

阿宏炸雞吃雞翅和知名臭豆腐店吃臭豆腐!

下午8:20

回到日暮微旅休息啦

復盤紀錄

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是台東生活美學館,而這裡和我原先的想像差距不小。我原本預期會看到許多台東在地的陶藝作品,包含原住民文化相關的創作,但實際上展出的作品多半來自其他地區的藝術家,和台東當地文化的關聯並不強。不過,欣賞到一些非常創新的媒材和創作概念,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收穫。

接著我們來到台東海濱公園,為明天的日出拍攝進行踩點。看著今天的雲層,感覺還不錯,明天應該有機會看到日出;颱風移動的速度也不快,似乎天氣狀況還行!

之後我們回到飯店稍作休息,然後帶著相機前往鐵花村。可惜今天鐵花村沒有市集,所以我提早參觀了原定週二才要去的 TTStyle 原創館。意外的是,這裡讓我有了新的收穫。台東的文創館和台北的風格差異明顯,台北的文創商店多半將創作作品包裝成商品來販售,而這裡則是將原住民文化直接呈現於店內。商品大多來自原住民部落的青年創作,匯集了許多在地的作品和文創商品。

不過,這種形式也帶來了有趣的現象。當我挑選了一些我覺得值得收藏的作品後,發現店內的老闆並無法詳細描述每件作品的故事,這讓我感到有些可惜。這些富有文化價值的作品在進入店裡後,似乎就像放進了熔爐一樣,被標上價格卻失去了背後的故事。我原本的期望是透過了解這些作品的圖騰意涵,進而把這些文化元素融入我自己的作品中,使它們也因為圖騰而具有個性。然而,實際上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似乎還有些難度。

當日記帳

呂宥德的專案旅行第一天開銷!

項目 花費(新台幣) 備註
早餐 45 在台北車站的全家吃了滿福寶
午餐 120 在火車上的台鐵便當跟水
下午點心 30 到台東放行李後吃兩支黑輪
晚餐 80 到雞肉飯專賣店吃豬肝肉燥麵
晚餐點心 145 炸雞翅、青草茶
總計 420 第一天統計

精選照片

第一天還在適應專案旅行的狀態,拍攝的作品不多,但希望這能作為樣片日記的良好開端。如果你不介意欣賞我隨心拍下的台東景色,那就一起看下去吧。

台東生活美學館的樣片紀錄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雕塑,用特別的角度看水墨畫。

台東海濱公園

在這片大自然的交響曲中,萬物的聲音似乎都被掩蓋。我忽然領悟到,一趟專案旅行中重要的不僅是探索在地的人文與人造藝術作品,更應該靜心聆聽大自然的交響樂。看著海浪一波波拍打石灘,心境也隨之沉靜。享受這份難得的愜意之時,也記錄下第一天樣片日記中最美的一幕:聽見大自然的聲音。

台東鐵花村

回到住宿附近時,天色已近黃昏,微風輕拂著小朋友們創作的燈籠,發出沙沙的聲音。微光映襯下,這美好的瞬間讓我和同伴不約而同拿起相機記錄。雖然在現代社會,燈籠的意義似乎已不如從前,但上面承載了許多孩子的心聲。照片中的燈籠提醒我們,那些平日被忽略的感受與聲音,其實才是生活中重要的片刻。

如果你喜歡我第一天的作品那還請您持續關注專案旅行第二天的樣片日記!

我的小組成員